收到张伟儿子婚礼请帖的那一刻,我的眼眶一下子就湿了。
他是我命里的贵人,这趟婚礼我无论如何都得亲自到场。
老婆觉得我简直疯了,700多公里我居然要自己开车,还从银行取了6万块准备随礼。
但我知道,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婚礼,这是我对兄弟情谊的交代。
没想到,热热闹闹地送完礼回到家,看到他发来的短信,我整个人愣在原地。
01
我叫李刚,是一名退伍老兵。
1976年,我刚满二十岁。
那年高考落榜,家里人正为我的未来发愁。
正好赶上征兵,父亲就让我去报名试试。
“去当兵能锻炼人,回来也能有个好出路。”
父亲一边抽着老烟,一边拍着我的背说。
从新兵连到下连队,我一直觉得适应不了部队的生活。
每天训练累得像散架,吃饭还得抢,慢一点就只能喝汤。
最难受的是想家,可又不敢掉眼泪。
我那时候瘦得像根竹竿,个子高,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。
班长经常骂我“脚底下像是绑了石头”,我干脆成了全班的“垫底王”。
就在那段最煎熬的日子,我遇到了张伟。
他比我大两岁,是我们班的副班长,睡在我上铺。
他身材壮实,嗓门洪亮,最重要的是心肠热。
一天夜里,我饿得肚子咕咕叫,趴在床上死撑着。
突然,头顶掉下来一个小布包。
打开一看,里面是半个窝头,还有一小撮咸菜。
“吃吧,别硬扛,当兵的哪能让自己饿死。”
张伟在上铺冲我咧嘴笑。
“你怎么知道我饿了?”
我小声问。
“你那肚子叫得跟打雷似的,我隔着床板都能听见。”
我当时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,硬是咬牙才忍住。
从那天起,我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兄弟。
他跑五公里会拉我一把,我训练掉队他陪我加练。
战友们都开玩笑:“张伟在哪儿,李刚肯定也在那儿。”
后来我们俩你追我赶,成绩越来越好,成了连队的标兵。
有一次军区比武,我们俩被选去参加演习,表现得特别出色,给连队争了脸。
“好样的!”
营长拍着我们的肩膀说,“回头给你们报个培训名额,争取早点提干。”
那一刻,我激动得一宿没合眼。
可世事难料。
还没等去培训,连队突然接到紧急任务,要我们去边境执行一次秘密行动。
任务是追捕一伙持枪的逃犯,要求绝对保密,行动要快。
我和张伟没犹豫,第一个报了名。
出发前夜,我们蹲在营房后头抽烟,他递给我一根。
“老李,这次任务要是干成了,咱就能提干了。如果我有个什么意外,你得……”
“去你的!”
我把烟头摁灭,“别说这种晦气话。要死咱俩一起死。”
可到了任务现场,情况比想象中凶险得多。
我们被敌人围住了。
枪林弹雨中,我的胳膊和大腿中了枪,瘫在地上动不了。
“你快跑!”
我朝张伟喊。
他不听,扑过来拖着我,边找掩体边还击。
最后我们撑到了援军赶到。
那次任务我们俩都立了功。
但我伤得太重,错过了培训,还落下了终身残疾。
再坚持下去也没希望,我只能选择退伍。
“伟子,好好干,把咱俩的理想都实现了。”
我说。
“放心,我替你拼下去。”
他眼眶红了,声音却很坚定。
退伍那天,他送我到营门口,我们没多说话,只是郑重地敬了个军礼。
退伍后,我们一开始还常写信、打电话。
后来他提了干,当上了营长,而我在地方上四处打拼。
从跑业务到后来在商场当了个小主管,日子过得平平淡淡。
我们最后一次见面,是十多年前的战友聚会。
那时候他刚转业,进了当地的规划局。
我们喝了几杯酒,他说:“下回得找机会好好喝一场。”
可这机会,一晃就没了。
直到前几天,他突然打来电话。
“李刚,我儿子小亮要结婚了!”
他在电话里笑得特别开心,“你要是没事,一定得来啊。”
我愣了一下。
时间过得太快了,小亮那会儿还是个小不点,整天缠着我们喊叔叔。
“肯定去!”
我一口答应。
这次去,不只是参加婚礼,更是为了见他一面,圆了我们多年的兄弟情。
挂了电话,我坐在办公室发了好久的呆,耳边好像又响起当年张伟的那句。
“要死,咱俩一起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