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婉清揉揉疲惫的眼睛。
“我要抓紧时间。”
她的房间堆满书。
墙上贴满公式和单词。
每晚,微弱灯光。
从她房间透出。
亮到深夜。
邻居们知她备考。
有人支持,有人质疑。
“这孩子真要强。”
“竟想考大学。”
有人说。
“考大学哪那么容易。”
“我看她白费劲。”
也有人泼冷水。
苏婉清不在乎议论。
她专注目标。
每天清晨走山路。
她在心中背诵昨晚内容。
与此同时。
徐雅婷在工厂顺风顺水。
她很快掌握技能。
成为车间骨干。
“雅婷干得不错。”
“认真负责。”
车间主任常夸她。
徐雅婷听后。
她心里高兴。
她觉得自己选对了。
有稳定工作和收入。
她还与车间小伙子好上了。
那男孩叫李建华。
人老实,对她好。
两人常一起下班。
感情发展顺利。
“长河,雅婷谈对象了。”
唐雪梅看着女儿脸上的笑。
她有些羡慕。
“小伙子不错,很老实。”
徐长河很满意。
他觉得自己当初决定正确。
女儿有稳定工作。
又找到好对象。
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。
“我就说嘛。”
“雅婷进厂是对的。”
他得意道。
“你看现在多好。”
“工作稳定,对象也好。”
唐雪梅未接话。
她心思在苏婉清身上。
那倔强的女儿为梦想努力。
让她既心疼又骄傲。
1976年冬。
苏婉清参加高考。
考试几天。
她每天走远路去考点。
“婉清,好好考。”
唐雪梅送她。
眼中含泪。
“妈信你能行。”
“妈,放心。”
苏婉清背着书包。
她信心满满。
“我会努力。”
考试结果要等来年春。
这几个月对她格外漫长。
她继续在村小学教书。
但心里惦记结果。
春天到了。
一个平常午后。
邮递员送来一封信。
苏婉清看到信封。
她的手颤抖。
她小心撕开信封。
里面是录取通知书。
省师范学院的红章醒目。
她的名字赫然在列。
“妈,我考上了!”
她挥舞通知书。
泪水流下。
“我真考上大学了!”
唐雪梅接过通知书。
她看了一遍又一遍。
她紧紧抱住女儿。
“好孩子,你太棒了!”
“妈为你骄傲!”
母女抱头痛哭。
这是她们的骄傲时刻。
也是对质疑的最好回应。
徐长河和徐雅婷听后。
他们的脸色复杂。
他们未料这被夺机会的女孩。
真能考上大学。
“考大学要花不少钱吧?”
徐长河皱眉问。
“我会想办法。”
苏婉清收起通知书。
语气冷淡。
“无需家里出钱。”
她已打听过。
可申请助学金。
加上勤工俭学。
能维持学费和生活。
那年秋天。
苏婉清带简单行李离家。
她知这一走。
可能多年不回。
在车站送别。
唐雪梅泪眼婆娑。
“婉清,到了学校照顾好自己。”
“妈,你也保重。”
苏婉清抱了抱母亲。
她头也不回走向火车。
她未与徐长河和雅婷告别。
她觉得没必要。
从今往后。
她要走自己的路。
04
大学四年。
苏婉清拼命学习。
每学期拿奖学金。
假期不回家。
她在校做勤工俭学。
帮教授整理资料。
或去校外做家教。
“小苏,你这么努力。”
“以后必有大成就。”
导师李教授常夸她。
“谢谢老师鼓励。”
苏婉清很谦虚。
“我只想多学些东西。”
她住宿舍最便宜的床位。
穿旧货市场淘来的衣服。
但她成绩总居年级第一。
获诸多奖学金和荣誉。
同宿舍的女孩佩服她。
“婉清,你真厉害。”
“成绩好,还能自食其力。”
室友小张羡慕。
“习惯了。”
苏婉清笑笑。
她继续埋头读书。
她很少提家庭。
也少与同学闲聊。
她把时间用在学习和工作。
她要证明。
那个被夺机会的女孩。
能靠努力走得更远。
偶尔收到母亲的信。
她了解家里情况。
徐雅婷与李建华结婚。
生了个儿子。
小日子尚安稳。
“雅婷当妈了。”
“孩子很可爱。”
唐雪梅信中写道。
“她常问起你,说想你。”
苏婉清看到这些。
心情复杂。
她不恨徐雅婷。
因当年事非她之错。
但她无法再亲近。
1980年夏。
苏婉清大学毕业。
她成绩优异。
被分配到县教育局。
成正式干部。
回到县城。
她感慨万千。
四年前她离去时是代课老师。
如今是大学毕业生。
“小苏,欢迎回来!”
教育局王局长热情接待。
“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。”
“谢谢领导信任。”
苏婉清握手。
“我会努力工作。”
首次领工资。